以太坊历史最高价格是多少?巅峰数据与非法投资风险警示

 

“以太坊历史最高价格是多少” 的疑问,折射出对加密货币市场峰值表现的关注。结合权威价格数据、市场动态及监管政策,以太坊(ETH)历史最高价格达 4891.70 美元,于 2021 年 11 月 10 日创下,这一峰值伴随 DeFi 与 NFT 热潮诞生,却转瞬即逝,且无论价格如何波动,以太坊在我国始终属非法虚拟货币,相关交易均不受法律保护。需从巅峰数据、驱动逻辑、风险本质三方面拆解,厘清认知误区。

首先要明确核心事实:以太坊巅峰价格的诞生与消退,是加密货币投机周期的典型缩影。2015 年 7 月以太坊上线初期,价格仅 1.05 美元,此后随市场周期起伏,2018 年 1 月创下 1382.69 美元的阶段性高点后,在熊市中跌至 121.44 美元。2021 年加密货币牛市到来,以太坊价格一路飙升,于 11 月 10 日触及 4891.70 美元的历史峰值,当日总市值突破 5600 亿美元,相当于当时贵州茅台与宁德时代的市值总和。但巅峰仅维持 72 小时,随着美联储宣布缩减购债规模,其价格快速回落,至 2022 年熊市最低跌至 800 美元附近,截至 2025 年 9 月报价约 2500 美元,较峰值跌幅超 48%。

以太坊登顶 4891.70 美元的背后,是多重投机因素的叠加,而非真实价值支撑。其一,DeFi 狂潮带来的资金涌入,2021 年去中心化金融锁仓量突破 2500 亿美元,Uniswap 日交易量超纽交所,大量资金通过抵押以太坊参与借贷套利,推高代币需求;其二,NFT 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艺术家 Beeple 的 NFT 作品拍出 6900 万美元天价,OpenSea 平台日交易量破 3.2 亿美元,每笔交易产生的 Gas 费大幅消耗以太坊,形成短期稀缺性预期;其三,以太坊 2.0 升级的概念炒作,当年柏林、伦敦两次升级引入交易销毁机制,三个月内烧掉价值 23 亿美元的以太坊,让市场产生 “通缩升值” 的幻想。但这些因素均未转化为实际应用价值,本质是资金驱动的短期炒作。

需特别警惕的是,“冲击历史最高价” 正被不法分子包装成精准诈骗话术。部分诈骗团伙利用以太坊的市场知名度,通过微信群推送 “以太坊即将突破 5000 美元,复刻 2021 年巅峰” 的虚假消息,伪造与灰度基金、富达投资的 “合作截图”,诱导用户下载非法交易 APP 充值购币。此类骗局与波卡币 “技术突破” 噱头如出一辙:先以高价预期画饼,再通过操控行情诱导高位接盘,最终卷款跑路。2024 年江苏警方查处的案例中,诈骗分子正是用 “以太坊 ETF 获批利好,目标价 6000 美元” 为诱饵,骗取 300 余名用户资金超 2800 万元。

从法律与资产维度看,参与以太坊交易已触碰非法红线。我国《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以太坊的交易、兑换均属非法金融活动。具体风险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资金安全无保障,非法平台可随意篡改价格数据,2025 年警方侦破的案件中,嫌疑人通过伪造 “以太坊逼近历史高点” 行情诱导入金后关停平台,涉案金额超 1500 万元;二是法律追责风险,深圳某用户因出售以太坊接收涉诈资金,银行卡被冻结并配合调查;三是维权无门,北京某法院明确判决,因以太坊投资产生的损失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甄别此类陷阱需坚守 “三不原则”:不相信 “高价复刻” 的谎言,2021 年的峰值是特定投机环境的产物,不具备重现基础;不参与任何以太坊交易,其剧烈波动本质是零和游戏;不向陌生平台转账,“充值购币”“缴纳手续费” 均是诈骗套路。若发现相关骗局,可向国家反诈中心 APP 举报。

以太坊 4891.70 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不过是非法投机市场的昙花一现。对我国用户而言,无论其价格是冲击新高还是持续下跌,都改变不了其非法属性。远离虚拟货币投机,选择银行理财、基金等合规金融产品,才是守护资产安全的根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