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币收到黑钱被传唤:风险、应对与警示

在虚拟货币交易看似繁荣的表象之下,潜藏着诸多难以察觉的法律风险。其中,卖币收到黑钱进而被传唤的情况,正成为不少涉足虚拟货币交易人士的噩梦,凸显出该领域监管的严格与交易环境的复杂。​

虚拟货币交易在我国已被明确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但仍有部分人受利益驱使参与其中。当卖币过程中收到黑钱,其背后可能是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资金流转。一旦卷入,后果不堪设想。例如,万安县居民罗某名下银行卡因丈夫肖某用于虚拟币交易,收到 5.8 万元涉诈资金,最终夫妻二人被警方传唤。肖某虽称不知情,但因操作虚拟币交易收到黑钱,仍面临法律责任追究 。​

从法律层面看,若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还通过虚拟币交易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极有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依据情节严重程度,轻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事前与上游犯罪人员通谋,为其卖币收黑钱提供帮助,更会以共同犯罪论处 。​

倘若不幸遇到卖币收到黑钱被传唤的情况,当事人首先要保持冷静。立即停止相关交易,避免进一步操作导致风险扩大。同时,务必妥善保存所有与交易相关的证据,如交易记录、聊天记录、资金往来明细等,这些将成为证明自身是否知情的关键。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积极配合调查至关重要,如实陈述事情经过,争取从宽处理。若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咨询专业律师是明智之举,律师能提供精准法律建议,协助维护合法权益 。​

现实案例中,甘肃省某中级人民法院曾披露一起币商案件。该币商团队明知收来的 U 币来源于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黑灰产,仍帮助犯罪分子进行支付结算,最终团队成员被定罪处罚,非法获利被追缴、罚没 。这警示着广大虚拟货币交易者,不要心存侥幸。虚拟货币交易不仅扰乱金融秩序,还容易沦为违法犯罪的温床。在当前严厉打击虚拟货币相关非法金融活动的大环境下,远离虚拟货币交易才是保障自身财产安全与避免法律风险的根本之策,切不可因一时贪念,陷入法律困境 。